因此北半球的鸟类入冬前是往南飞,南半球的入冬前是往被飞。
而司天监辖下有外派机构,用以观察形象,同时也会记录和反馈异常的情况,所以司天监也有一定的动物学、昆虫学研究,当然,内容浅薄的多。
但司天监主要的外派站点都在北方,南方几乎没有,只有广州和海南岛有两个站点,因为广州和海南是版图的最南端,需要南北站点同时观测星象,以明确太阳和地球的关系,从而确定历法。
只有跨度距离越大,精度才会相对越高,同时两个点就能利用二元方程式,理论上估算出太阳和地球的平面关系。
而北方站点多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是中原王朝的龙兴之地,天下精华所在,因此较为重视,站点也就更多,而北方维度更高,气温降低比南方更快,候鸟南飞的也更早,但不可能农历八月中旬就南飞,这也太早了,而且不是一个点观察到异常,而是所有的点都观察到鸟类提前南飞。
同时各地的虫害和兽害比往年高发,虽然出现在八月中下旬,对下半年农业生产影响不是很大,但背后的逻辑是整个生物链出现了巨大问题。
虫害增多有两种可能,一是虫类繁殖增加,导致虫害,二是食物锐减,导致虫类转向啃食庄稼,侵犯人类生存空间。
兽类活动增多则说明食草动物减少,肉食动物捕食不足,只能侵犯人类领地。同时当下自然环境较好,开发度不高,人类与猛兽处于杂居的不在少数,所以兽类无法获取充足食物后,就会袭击人类聚居区。
而鸟类提前越冬,也减少了以鸟类为食动物的食物,加剧了生物链的供应紧张。
总之,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可能是小冰期发威的转折之年,孙任童表达的意思,其实就是生物界和生物链异常,可能是大气出现了问题,但他没有这方面认知,而是出于对反常情况的害怕和警惕,判断“天生异象”
而且司天监肩负“正统”和“天命”说的责任,所以古代司天监往往经常没事找事向皇帝打小报告,经常搞得皇帝紧张兮兮,碰上不负责任的监正和特别相信迷信邪说的君主,往往能搞得鸡飞狗跳,碰上负责人的监正,命运往往好不到哪里去,轻则罢官,重则可能因为妖言惑众下大牢。
所以司天监的官儿其实不好当,天下不顺,皇帝拿你出气,天下风调雨顺,没你司天监干部什么事,都是皇帝干的好。
皇帝不顺心,司天监还要承担求神拜佛的职能,祈求各路神仙都显灵,不显灵又碰上个不讲理的皇帝,可能就给咔嚓了。
孙任童反应的一系列情况,都在预示着严重的气象灾害,甚至是全球性变化,而且是长期性的持久变化。
在传统文化理解中,单纯的“天生异象”一定是持续性的长久现象,不是短暂性的情况,因为只有巨大变量持续发生,才会导致质变。
仔细询问国孙任童,沈云卿得出恰恰相反的结论,他说:
“陛下,臣以为忽喇已经不足为虑,我朝应当开始考虑善后事宜。”
女帝闻讯很是吃惊,天生异象和忽喇不足为虑逻辑上能讲得通?
“海郡王何意啊?”
“回陛下,今年气温骤降,将加快入冬,因此往年塞外十月开始飘雪,今年可能九月中旬开始降雪,而且今年可能有大暴雪,忽喇将无力继续南下。”
“哦……”女帝神色大变,遂即又问:“何以见得?”
“因为白鸟南归是为了到南方寻找更温暖的土地过冬,往年都要九月才南归,今年提前了一个月,这就意味着北方气温已经很低,而神都大雨绵绵,气温骤降,则佐证了这一点。
牲畜智虽不如人,但是牲畜的习性是其自保本能。北方气温降低,白鸟就会舍北而逐南。今年提前一月南飞,定是北方气温骤降所致,据此推断,北方今年的降雪将比往年来的更早,也更多。”
“嗯,爱卿所言有理。大雪提前而至,明年二月之前,忽喇确实无法南下,我朝也可保半年太平。但不利于忽喇,同样也不利于我朝在西辽用兵,海郡王可清楚。”
“这正是臣想说的,虽然有利于我朝对忽喇防御,但整体对我朝仍然不利。首先,一旦北方提前入冬,会影响薛将军对肃汝用兵,也会影响薛将军回军塞外,臣建议工部从速打造雪橇车,以便于我军冬季转运辎重。
其次据臣判断,此番异象影响深远,短则数十年,多则可能上百年,洪涝干旱将更加频繁,臣建议加快推进水坝建设,同时着手治理淮河,只有先治好淮河才能解决长江、黄河洪泛。
其三是明年开始调整棉产,在口粮基本满足的情况下,增加棉产,以备严冬到来。
其四是鼓励养绵羊,获取羊毛以弥补产棉不足。
其五今年冬季有冻害与雪灾,朝廷应当即刻传令各地,尤其是北方各州郡县百姓,尽快增加柴禾、煤炭储备,朝廷也应适当调拨冬衣给穷困百姓,助其过冬。
其六,应该积极开发腊婆、交趾与海南,发展建造更大型宝船,日后好从腊婆运粮,以缓解中原粮荒”
“准奏,明日早朝就此议由百官商讨。”
“陛下圣明。”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:(www.zeyuxuan.cc)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
到泽雨轩(www.zeyuxuan.cc)
看剑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