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渐渐浓了几分,几只寒鸦从院子外扑闪着进来,落在亭子十步远的枯枝上,偶尔发出几声凄厉的惨叫,甚是瘆人。
道归子见江宁问起苦经,来了兴致,说道:
“江施主连《苦经》都不知道?”
“怎么?我又不是佛门弟子,为什么要知道这卷经书?”
江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找了个蹩脚的借口。这卷经书,天下闻名,但从未有人读过。林沽在传授江宁青莲剑经的时候,自认为青莲剑经乃天下第一经,所以很不屑和江宁介绍江湖上的名典功籍。
当然,三大无上宗门的那三卷经书,林沽还是稍微一笔带过的。
圣门的《十二指经》、戒墟的《般若经》、净宗的《无量经》,皆是修行的无上法门。当年林沽与裴圣人交手,青莲剑经稳稳压住十二指剑一头,若不是大唐帝君李信横插一手,林沽肯定就把圣门的圣龙柱给带走了。
道归子对江宁的惊讶丝毫不以为意,淡淡说道:
“《苦经》被誉为群经之首,住持师父说,天下原本就是一个苦海,而苦经就是那一艘到达彼岸的小舟,若是能得一观,必能成就自己的大道。”
“这么厉害?我怎么没有听过?”
江宁吓了一跳。
他知道道归子说话的习惯,绝不会将一夸大成二,他既然说出《苦经》是群经之首,那便说明,那本经书是的确了得。这么重要的东西,林前辈为何对自己只字未提?
“江施主想必醉心于修行,对外界的事情打听得不多。不过,这《苦经》却不是什么修行功法,它只是一卷阐述大道的普通经书。只是几百年来,经书失传,也不知流落到何方?每每想来,贫僧都引为憾事。”
道归子似乎对这卷经书颇为执着,说到憾事两个字的时候,满脸的落寞。
天下本是个苦海,人的心何尝不是?
所以我们要一直不停的用开心的事情来填充自己的内心,仿佛悲伤的事情郁结得多了,这苦海就无边,回头也到不了岸了。
江宁没有见着道归子的神色变化,试探着问道:
“道兄,这苦经莫非比起圣门的十二指经还要厉害?”
“这不一样。十二指经乃是剑道传承,是一门顶级功法。但是苦经不同,它更像是一门博闻广记,能开人眼界,旁征博引,摈除外魔,直抵人心。”
很显然,道归子这些话,也是那位住持师父传授的。
苦经的来源,最早据说是贞观时玄奘自西天而回,留给自己的一卷经书。它并没有授与世人,绝代高僧玄奘在那本经书里,记载了许多自己的见闻和感悟。所以天下宗门,若论经义,莫不以苦经为首。
即便是三大无上宗门,对此也毫无疑义。
寒山寺千年古刹,每一代住持无不是当世得道高僧,境界斐然,他们从不与天下互争,只认心中佛理。但是,说起苦经,寒山寺也同样奉之为群经之首。
江宁这才有点明白过来,听上去,这苦经倒更像是一门心法。
两人似乎沉浸在这种“遗憾”和“好奇”的安静氛围里,一时无话。除了枯枝上的寒鸦偶尔发出几声惨叫,整个安晴府静得诡异,但是一直到天亮,也不曾出现闹鬼事件。
第二日一早,江宁才醒,便发觉眼前已摆了两个馒头,一碗稀粥。
“江施主,这是你的早膳。”
“你买的?”
“贫僧起的早了些,出去化缘。安晴府出门左拐八十步,那条街上有早点铺子,贫僧向那位施主讨要了一些回来。”
道归子显然已经用过早饭,正在晨诵。
江宁起身,不以为然的道:“你自己吃,我有钱。不必化缘。”
“江施主,贫僧以佛法换来吃食,和你用钱换来吃食,其实道理是相通的。你心中信仰钱,钱便是你的主宰;贫僧信仰佛祖,佛祖自然不会让贫僧饿死。”
“歪理。”
江宁对道归子的说法全然不认可,这是因为江南富庶,大家对待出家人仁慈。你要是碰上灾年,任你把经书诵遍,看看能不能讨到吃的。但是钱就不一样,在大唐帝国境内,钱是硬通货,不怕买不到,就怕买不起。
见江宁就要往外走,道归子拎起馒头就跟了上来。
“我去买包子,你也跟着?”
“贫僧既然说过,要跟着江施主见识一番江湖,自然不会食言。买卖也是江湖中常见的场合,贫僧为何要错过?”
道归子义正严辞,仿佛江宁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一般。
江宁拧着眉毛,“那我要是上茅厕呢?”
“人吃五谷杂粮,自然有一时方便。贫僧也不能免俗,若遇三急,也是要去茅厕的。”
这话的意思是,江宁上茅厕,他也是要跟着的。
江宁一个转身,索性不出去了。他从道归子手里抢过馒头,赌气的咬了两口。被一个和尚寸步不离的跟着,实在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。当日跟着姜青浅办案,好歹也是秀色可餐……可餐虽然形容得太过,然而秀色总是错不了的。
“道兄,你……喜欢男人?”
江宁破天荒的问出这么个问题,这问题对江宁来说,实在重要。道归子一时愕然,半晌才反应过来,澄清道:
“阿弥陀佛!江施主,贫僧自小出家,心中向佛。尘世杂念早已忘却,六根清净,又谈何喜欢呢?”
“你确定?”
“贫僧可以住持师父的名义发誓。”
江宁眯了眯眼,心中暗道:你这个便宜师父真是可怜,这就被你给卖了。他不知道,道归子如此起誓,正是最正式最严肃的一种方式。江宁也不计较了,只要道归子没有断袖之好,一切都随他去吧!
今日是庙会的第二日,离着拍卖会尚有时间。
江宁也不打算再去逛了,他眼下居无定所,置办年货更是毫无必要。倒是如何多筹些钱,为秦惜白拍下那颗龙须贝比较让人发愁,江宁转眼看了看道归子,这和尚肯定是指望不上了,买两个馒头尚且要化缘,遑论拍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