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 href="https://www.ttkan.co/novel/user/operation_v3.html?op=set_bookmark&novel_id=songjiang-qingye7&bookmark=189" class="anchor_bookmark"><amp-img src="/novel/imgs/bookmark.svg" width="30" height="30" alt="bookmark" title="新增書籤"/></a>
董晁並沒有想到,那老劉頭等人嘴裡的大宋統領竟然如此年輕,他還本以爲自己會見到一個,最起碼年歲跟他差不多,四五十歲上下的中年偉岸男子,但卻沒料到是一個雖然身材高大,古銅色皮膚,臉上一直帶着隨和笑意的年輕人。
董晁一路上打量葉青的同時,葉青同樣也是在打量董晁,四十來歲的年紀,有着後世人們眼中山東大漢的形象與特徵,看起來質樸、憨厚,身材壯實,話語不多,笑起來之後,發黃的大板牙格外顯眼。
顯然董晁更喜歡葉青等這一幫從南邊過來的待在九崗山上,而不是選擇秘密駐紮在忠廟鎮附近。
所以當葉青自己一人跟着董晁前往忠廟鎮探探情況時,董晁明顯鬆了一口氣。
不論葉青這幫人手裡那柳輕煙交給葉青的信物,讓董晁多麼信任,但說到底,董晁心底裡多多少少的,對於葉青這一幫人還是有一點兒不放心的。
<center><div class="mobadsq"/></center>
畢竟董晁他自己的手底下有着近三千人,若是南邊過來的這些人裡面,有一個人心思不正,或者是跟金人之間有着關係,只要稍稍透露一絲口風,自己這三千人恐怕就將被金人連鍋端,而自己到時候可就是追悔莫及了。
葉青從上山的那一刻起,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兒,看着四周董晁帶來的人,一個個雖然已經極力的想要表現出友善的態度來,但神色之間依然有時候,還會不經意的流露出對自己等人的那一份警惕。
董晁想不到葉青竟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兒,隨和的笑容背後,董晁感受到了這個年輕人眼眸深處的精明與敏感,臉上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葉青,而後說道:“葉統領一個人怕是路上沒個照應,不妨讓劉兄弟一起吧,前些日子他也熟悉了這忠廟鎮,到時候我有什麼給葉統領解釋不清楚的,可以讓劉兄弟給您解釋清楚。”
“那如此是最好了,謝謝董大當家的。”葉青對着董晁拱手說道。
董晁嘴裡的劉兄弟,不用多說,顯然就是已經跟他混熟了的老劉頭。
本以爲老劉頭這些日子以來,已經能夠完全取得董晁的信任了,不過看眼下的情勢,這董晁顯然也不是一個毫無城府之人,最起碼這些日子在老劉頭的旁敲側擊之下,還保留着一份警惕,並沒有說是真正把老劉頭當成自家兄弟般看待。
一路上董晁對葉青都頗爲尊敬,即便是他們再不懂,也知道南邊這過來的一百號人,身後的皇城司意味着什麼。
董晁帶着一個手下,葉青帶着老劉頭,在換了董晁給準備的粗布麻衣之後,四個人走在前往忠廟鎮的路上,並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。
何況金人對於淮水岸邊的村鎮管理並不是很嚴,大部分的注意力還是依然放在一些頗有軍事地位的州城上,對於村鎮的管理,他們也很難把握的精準。
即便是如今南下之後的大宋,也不過是對於重要的州城統治上心,對於往下一集,更加偏遠一些的村鎮,自然是沒有多少人會在乎,更不會去費盡心思、耗費財力物力的,跟一幫烏合之衆兜圈子,何況他們人手不夠,也忙不過來。
金人的一切都是照搬大宋朝廷的體制,管理體制上,自然而然的就有着更多的漏洞以及觸摸不到的地方了。
當然,顯然金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兒,從他們開始遷都燕京,就足以說明,經過幾十年放羊一般對中原的統治後,他們也學會了把朝廷的重心漸漸難移,漸漸的把自己不再當成一個侵略者,而是土地的正統統治者,開始用心的打理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了。
走到快要接近忠廟鎮的時候,董晁領着葉青三人,並沒有直接進入忠廟鎮,而是從一個小路口往北行。
“金人的商旅並沒有駐紮在忠廟鎮裡頭,而是在鎮北面支起了帳篷,有時候從酒崗山,或者是老子山都能夠看見他們的營地升起炊煙。”董晁邊走邊像葉青解釋道。
“他們駐紮幾天了?即便是駐紮在鎮子外面,但他們也得有人進鎮子買些東西回來吧?”葉青望着筆直的黃土路,根本看不見所謂的帳篷。
<center><div class="mobadsq"/></center>
“每天都會有人進入鎮子裡買東西,每次都會是兩架馬車同行,金人打扮,帶着兵器,還算是守規矩,買賣都給錢。”說話的老劉頭顯然早先已經探過金人商隊了。
具體人數當初也還是老劉頭探來的,所以此刻老劉頭也算是頗有發言權。